了解百度联盟作弊规则 做一个明明白白的淘金者

“流量站做广告联盟是最好的选择,即使能招到包月广告,估计收入也不会比做百度联盟收入高,休闲娱乐类的流量太杂,做定向的包月广告很难充分发挥流量的价值,但广告联盟的匹配功能能有效的利用流量,主要不足就是拿到的钱是广告主给的一半多一点。” ——百度联盟贴吧网友

上面这段文字是今天叶德华逛百度联盟吧的时候,在一个帖子中看到的,这位网友说的非常诚恳、受用。叶德华也觉得流量站做广告的时候,选择联盟广告可能会更加好点,对于小网站来说,它们可能自己也拉不到广告主,所以联盟广告可以帮助它们解决盈利问题;对于大流量的网站而言,它们一般都是采用联盟广告与广告主广告并用的策略,就连新浪网这样的大型门户网站,我们也可以看得首页中会有来自广告联盟的广告。叶德华在博客中也放置了两个百度联盟的广告,个人觉得联盟广告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站长不用为广告而费心,百度联盟广告会根据网页来自动匹配合适的广告展示,对于个人站长而言,这个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不需要为广告而费心,个人站长只需要每天做好网站内容即可,内容做好了就可以吸引更多的访问流量,可以说这本是一个良性循环。

联盟广告做的多了,但是网站的广告点击量总是那么小,渴望更高的利润这是应该的,不过如果采用了一些不合适的手段,那么结果真的得不偿失。下面叶德华在此简单的总结一下百度联盟的作弊规则,让你做一个明明白白的淘金者。

 (1)关键词堆砌

百度联盟的广告为了更加精准的匹配,所以它会依据网页的关键词、用户的访问情况等诸多特征,然后调用最为合适的广告进行展示。有些网站长在网页中堆积了大量的高价关键词,以实现人为的控制广告的展示情况。

 (2)窃取流量

通过程序或者插件的形式,窃取其他会员的流量或百度流量,这种方法是严打的,因为这是纯粹的作弊,除了给网站主带来利益之外,其他各方都是利益受害者。

(3)诱导点击

现在有很多人都会写自己的独立博客,然后在博客中加入百度联盟或者谷歌的广告,然后在广告位附近加上“请点击广告支持本站”等相应的诱导点击信息,其实这种形式也是属于作弊点击。

 (4)强制广告

我昨天在打开一个下载页面的时候,发现根本无法提供下载,而且浏览器在不断的刷新,每次刷新都会产生一系列新的广告,据我估计,在我停留在这个页面的10秒钟之内,就弹出了至少5个弹窗。还有些情况是当用户访问页面后弹出的广告窗口,或在某些用户注册的界面中,出现无休止的广告展示,并提醒访客如果不点击广告,则广告窗口不关闭,因此这种也属于作弊。

 (5)iframe框架伪装

网页看起来是正常的,广告被利用iframe框架嵌套到了其他界面中,通常还会在iframe框架中使用相信的诱导点击文字,这种也是属于严重作弊。

 (6)模拟点击

模拟点击可以是利用程序模拟用户进行多次点击,也可以是人工更换IP进行多次点击,产生的点击也是属于作弊点击。这里提供一个小技巧,很多站长可能还是喜欢模拟点击盈利,那么这里提供一个小方法,就是去购买一个无线上网卡,然后多次连网、断网,每次连网的时候使用的ip地址都是不一样的,不太会电脑的朋友可以利用下这种方法。

 (7)垃圾页面

垃圾页面就是指一个网页除了广告之外并没有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内容,纯粹的堆砌了大量的广告,那么这也是属于作弊行为。

 (8)隐藏点击

“隐藏”这个词在网站中经常出现,有人利用这个进行排名的作弊,也有人利用它来进行广告的隐藏点击作弊,总之,隐藏在网站中是不允许的,纯属作弊。

一般常见的作弊方法有以上8种,不是说不能作弊,知道了之后,可以合理的、适度的使用一下,比如就关键词堆砌而言,如果时下有什么商品热门,就可以根据该商品写一篇文章,然后文中多次出现该关键词以及该关键词的多种衍生词,然后很可能就会调出相应的广告。凡是做的只要不是太过,那么都是可以的。不管是老老实实作站,还是使用投机手段,原则只要是始终为用户考虑,始终不影响用户的利益即可。

 

本文首发于叶德华的博客

iOS开发坑——那些年我也被坑过

坑起来
用于记录开发过程中由于不扎实的基础和坏习惯掉进过去的坑,特成此文,以资留念~~~哦,对了,这是iOS篇,万一我学了安卓呢~

1
设置Label的文字,数字的时候【2015.11.5】?

NSString *count = [self.violationArray objectForKey:@"Count"];
self.count.text = count;//count是个Lable,设置

报错:

2015-11-05 14:11:11.052 CarWin[1526:289973] *** Terminating app due to uncaught exception ‘NSInvalidArgumentException’, reason: ‘-[__NSCFNumber length]: unrecognized selector sent to instance 0xb000000000000003’

改:

NSString *count = [self.violationArray objectForKey:@"Count"];
self.count.text =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count];//转换一下

心情:虽然得到了解决办法,还是被小小的恶心了一下,后台返回的数据导致了这个结果,此处数据简单,不需要模型,其实更简单的方法是在模型中设置此属性为NSNumer。

2
切换控制器卡顿问题【2015.11.5】?

心情:这个坑也是没谁了,很简单,因为切换的控制器背景是clearColor,恩就这么简单,换个白色。

本文转载自NinJa宏的《iOS开发坑——那些年我也被坑过》

拯救你的丢失S/N的小米路由器Mini的探索总结–《小米路由器Mini 备份SN方法》的续篇

我也许和很多人一样的丢失了小米路由器Mini的S/N,在此对我的研究进行总结。


 

第一种情况,你刷了BREED (不死U-boot),并且备份了mtd2 、mtd10 分区,可以制作编程器固件。

具体方法好像很麻烦,因为我的根本没刷BREED,所以我也没具体是尝试。


第二种情况,没有备份备份了mtd2 、mtd10 分区,那就拼拼人品,网上求助一下,看看有人愿意借助给你吧。


其他的情况,只能上编程器,可以参考 http://www.miui.com/thread-2626413-1-1.html     ,我手头上的就应该这样去修复,但是好麻烦,所以一直懒得弄。

总之,不是我打击每一个丢失S/N的人,只要您是在搜索解决方案的,我建议是放弃吧,真心的,我试了好多方法,似乎只能是拆机了        : (

 

 

Google,存在的意义

最近,传出了许多Google回归的消息。

自2010年谷歌搜索等主力业务退出中国市场以来,谷歌重返中国的猜测就不断传出。5年之后,似乎终于有明显的迹象表明谷歌正在试图回归中国市场。

近日,有消息人士称谷歌在华已经展开与多家手机厂商的谈判,希望这些厂商能够在各自出厂的手机中预装Google Play,更是为每台预装了Google Play的手机提供1美元的补贴。

  同时,更有网友爆料谷歌的很多服务都已经转回北京、上海,其IP地址也显示的是“中国北京谷歌公司”。大家纷纷推测,谷歌可能已经启动回归流程。

Google,这个几乎是曾近深深烙印的我的生活,但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变得不再好用,最终不得不放弃。

重返中国?Google Play?我怎么都觉得好像是在做梦,那么的不真实。我首先想到的是,Google Play有什么优势?原生态,完善的付费体系,还是因为它就是Google?以现在中国的国情,我真的是找不到任何一个理由去用它,况且这样一个不接地气的东西,别说是Google目前在中国这尴尬的处境。即便是苹果,App Store 的连通性 ,速度也是相当的一半,而Google,长期以来,我简直是不敢相信。

除了连通性上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用?首先是国内有一大批的这样的软件商店,不仅仅是类似于小米、华为等等这些手机制造商,更还有豌豆荚、腾讯这些软件商店,不仅仅软件更加全面,下载速度更好,更为关键的免费,要知道Google Play 这种“正规军”,版权重视,收费那是必须的。我感觉不可否认的是对于Android开发者也许会积极入扎。

“国际大佬”能与“地头蛇”分一杯羹吗?让我们敬请期待吧

二维码与丁字裤,互联网情色营销的罪与罚

文丨舍予兄)从三里屯的优衣库,到建外SOHO,帝都的小伙伴们这半年眼福不浅,因为空气中除了上下五千年绵柔的老霾,如今又多了一股让人蠢蠢欲动的荷尔蒙的气息,就在几天前,当建外SOHO的比基尼女郎们在印着满身的二维码在寒风中瑟瑟走过时,路上的程序员们沸腾了,因为终于有了一个文明、合理、近距离“偷拍”妹子们敏感部位的机会,而且不会被人一声暴喝称之为臭流氓。

对于一些初创公司来说,在营销手段上玩诱惑,玩性感,始终游走在尺度边缘已经习以为常,甚至不怕你不抓,一抓就火,各种打着情色或是色情擦边球的营销活动与内容广告正被许多创业者奉为圭臬。君不见,从优衣库试衣间事件,到前不久被摁倒在地玉体横陈(请允许我使用这个词)的斯巴达裸男,往往商家只需要祭出“情色”这个大杀器,就能迅速刷爆新媒体和朋友圈。

二维码与丁字裤,互联网情色营销的罪与罚

一.就烦你们这些打擦边球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我们层层解析,这种营销策划有多少技术含量呢?这边安排裸男裸女们在外面走上一圈,另一边一大波品牌公关、段子手已经快速跟进,各种品牌的Social腆着老脸绞尽脑汁思考自己怎么也能借势该事件,苦逼新媒体文案们加班加点,所有这一切,无一不是大打情色擦边球,博取点击和眼球。

如果这样还火不了!那一定是尺度还不够大,别急,这些幕后策划们还可以撩拨一下“有关部门”,拿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斯巴达裸男事件来说,人家根本就不怕被抓,反正外籍人士抓了没啥大事估计也得放,事后再放点警察叔叔出手的照片,或者幕后公司或品牌假惺惺地出一份“道歉声明”来曝光自己,这又是一轮品牌传播。

二维码与丁字裤,互联网情色营销的罪与罚

而这种荷尔蒙的营销,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不管你抱什么样的态度,即使是一条评论、一个朋友圈照片,或者一篇舍予兄这样表达愤慨的文章,只要参与其中,便在无形中推波助澜,客观上起到了传播其品牌的结果。本以为置身其外的看客,反而成了“自干五”的群众演员,的确让人防不胜防。

二.情色营销的三宗罪
1.噱头有余,产品在哪?

在西方国家,用“性”的手段来赢得商业利益或政治利益,都是主流价值观所不齿的。但在国内,这种情况却在互联网初创公司中十分流行,但最新的一项调查研究却要让精于此道的创业者失望了,因为调查显示,即使人们都在讨论你的广告,也不意味者他们会成为你的用户。

现在的国内网民,早已被各种热门头条训练地极度娴熟,打开一个头条新闻,浏览数秒,主要是看看标题和图片,然后关掉,或者去评论区骂几句娘,根本没有人去深挖头条背后隐藏着的产品和品牌。当初刷爆朋友圈的斯巴达,又有几人记得背后那一家沙拉品牌的广告呢?

换句话说,无人敢否认,“性感” “情色”这些标签确实是一条分分钟刷爆朋友圈的捷径,但是对于你要推广的品牌来说,真的是然并卵。

就拿这次的”一大波比基尼女郎”来说,确实一段时间内,我们都被刷屏了。但貌似没有几个人知道这是哪家企业做的营销?更不要说谁会对着照片上模糊的女郎背影费力地掏出手机去扫那个二维码了。

2.扔掉节操的公司,往往难以走远

陌陌最火的时候,我在中关村的一个沙龙上,听他们的一个PM分享,内容是到底什么是互联网产品的刚需。当时陌陌仅仅靠约炮神器一个卖点,通过早期买了大量段子手在新浪微博发布各种约炮端子,就可以获得几亿的下载量,去年年底千万投资后赴美上市,瞬间洗白上岸。

但是好景不长,从今年开始陌陌股价开始出现下滑态势,一度跌至9.5美元的低位,在短短四个月时间内几近“腰斩”。业内有些人甚至预言,上市即满一周年的陌陌将成为美国资本市场上从上市到退市最快的公司。

从赴美上市至今,陌陌一直苦于如何摆脱“约炮神器”污名,除了传统的广告行销服务外,在年初陌陌甚至试图涉及 O2O这片红海,但一边面临着超级社交APP微信的压力,另一边是国内O2O行业一年来惨烈的同质化竞争,使得陌陌的曾经的两亿用户正在逐渐流失。

《我要成名》里有一个片段,霍思燕扮演的小演员为了戏份打算接演三级片,被刘青云扮演的过气影帝知道后破口大骂:这部戏拍了,你就是三级片演员,永远甩不掉拍过三级片这个帽子。

3.撩拨法律的红线,创业者如何花样作死

无论如何,即使是在今天,官方态度对性持有的态度依然是神秘和有伤风化的。如果说几个月前的那场三里屯斯巴达事件中,斯巴达勇士们不敌海淀区警方的“擒拿抱摔‘收场还算是个喜剧结局的话。此次比基尼事件的幕后策划者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据说北京警方已经介入开始调查,该公司包括法人、财务和运营部门在内的负责人已经前往建外派出所接受询问,在《新广告法》颁布不久的这个节点,一场较为严厉的处罚应该说难以避免。

营销要有创意,但不能挑战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当年,豆瓣上非常火的“萌妹用身体换旅行”的幕后产品友加,正是因为进行情色营销炒作,最终被依法严惩、责令下架,当年友加的命运,对当今的这些初创公司来说,不得不说是前车之鉴。

三.什么是互联网事件营销的正确姿势?
广告和营销界的鼻祖戴维奥格威曾经有一句话: “不要设计那些你甚至不愿你的家人看到的广告。”广告和营销被视为企业精神理念的提炼和品牌价值核心的展现, 任何初创公司和品牌,都希望以最小的成本来获得媒体曝光和用户关注,所以他们往往会选择事件营销这种以小博大的手段,但是根据经典的三角理论,所有的产品都应由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组成。如果一个品牌是靠低俗营销获得的用户眼球,又如何能奢求打动用户,使其成为忠实的品牌拥趸呢?

所以企业在制造事件营销的过程中,必须要满足以下几点,并且要控制整个事件营销可能带来的风险。在这里暂归纳以下几条原则,请大家谨记(排名不分前后)

1、事件内容的吸引力,是否是媒体与网民较为关注的。

2、事件的创意是否有趣。 这点很重要,因为真正能打动媒体和用户的是“真正的有趣”,而不是“拿肉麻当乐趣”。

3、事件是否容易配合媒体传播,是否顺应现在外界流行的话题,上到国家政策,下到流行文化,这是一个好策划必须考虑的。

4、事件如何引出产品本身。事件营销的引爆曝光,最终是要引出产品,带来用户,整场事件的创意是否和产品贴合,是一个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5、事件的法律风险,从当年锒铛入狱的“秦火火”,到被迫下架整顿的某旅游APP,法律风险离互联网行业从不遥远,只是有太多互联网人被利益遮住了双眼,选择性无视了而已。

四.那些年,我们见过哪些“卖肉”的营销
1. A&F,成也男色,败也男色

若要盘点近期较为著名的低俗营销,美国服饰品牌A&F肯定算一个。在服装行业,这家公司将荷尔蒙营销视为圭臬。肌肉半裸男的站场助兴;店内颓废的装修、昏暗的灯光、颜值超高的店员曾经一度是品牌营销著名的三板斧。但就在去年年底,日益下滑的销量让 A&F以及Hollister两个品牌的宣传策略进行调整,将抛弃“裸男”营销。这期间,公司也不断的因为各种问题收到大量投诉,过于暴露的广告和营销,还有涉嫌招聘歧视。

二维码与丁字裤,互联网情色营销的罪与罚

(如今的A&F,已经宣布放弃了男色营销)

2. 小红书,自称创业公司教科书级的鲜肉营销案例

尽管“男色营销”已经逐渐声效日微,但在国内,却不乏“东施效颦”者,购物电商平台小红书成立不过两年,在今年6月,其帅哥送快递广告充斥新媒体。“鲜肉快递”让其百度指数在两周内飙升30倍,APP Store排名在3天内攀升到总榜第4,尽管博得了眼球,但引起一部分消费者的反感,而在产品普遍获得关注的同时,如果后续服务明星没有跟上,网络上很容易到处充斥了对产品的投诉。

二维码与丁字裤,互联网情色营销的罪与罚

(图为小红书的户外广告)

3. 一场“马震”引发的狂欢与阉割

不过要判断今年的低俗营销知名度最高的应该还是《王艹的女人,杨贵妃》,抱歉是《王朝的女人》这部片子由自带话题光环的范爷出演,当时靠一场范爷与黎明的“马震”系搞宣传,分分钟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不过好景不长,这样高调的情色营销,自然逃不过广电总局的天网,马震狂欢之后迎来的是有关部门的阉割,在这里舍予兄不敢说这部戏是烂片(怕被范爷的粉丝喷死),我只摆一条事实,即使出动水军,这部戏豆瓣评分依然是3.6,比《小时代》还低1分。

二维码与丁字裤,互联网情色营销的罪与罚

(在《王朝的女人》中的“马震”片段)

结语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说,“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有一种比其他一切都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这便是身体。”这句话本来应放在艺术界,但很多时候,却被一些初创公司滥用作炒作手段,让姑娘走在街头“掰开屁股找内裤”靠这种营销方式吸引眼球,即使是在策划人圈内也是让人嗤之以鼻的“不入流”。要知道即使是前段时间在创业圈被千夫所指的90后代言人马佳佳,尽管这姑娘总是喜欢拿着一些成人用品站在媒体面前一副不靠谱的样子,但你不得不承认,她在大部分公众场合,衣服穿得还是比较得体的。

来源:投稿,作者:舍予兄,三只松鼠前广告负责人,社会化营销及家装O2O研究者,自媒体人,微信号shuyang9451

除非注明,月光博客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本文地址: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4410.html

2025 年 5 月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广告

分类

近期评论

标签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没有存档

归档